「DIFF+」多维度体外药效评价体系|赋能宠物抗病毒药物研发-自主发布-资讯-生物在线

「DIFF+」多维度体外药效评价体系|赋能宠物抗病毒药物研发

作者: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暂无发布时间 (访问量:673)

据《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(消费报告)》显示,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(犬猫)数量超过1.2亿只,同比增长2.1%。其中,90后和00后的年轻宠物主占比超过六成,他们将宠物视为“家人”,也成为推动宠物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力军。

图片来源:测序中国

 

然而,宠物数量的持续增长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。猫狗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种类繁多、传染性强,部分疾病致死率极高,并且存在人畜共患风险。例如,犬瘟热、猫瘟等烈性传染病在密集饲养环境中极易爆发,死亡率高,且康复动物仍可能长期排毒。而人畜共患疾病如狂犬病,其犬类传播占人类感染来源的99%,更是公共健康不容忽视的风险。

 

尽管当前宠物疫苗(如犬三联、猫三联等)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部分疾病,但随着猫狗数量的增加,病毒感染和扩散的风险依然存在。

 

宠物抗病毒药物研发:困境与挑战

 

研发周期长、成本高

宠物药的研发周期通常需要5-7年。从立项到新兽药注册,整个过程可能需要8-10年。病毒的基因变异和快速适应性使得药物研发变得尤为困难,从而导致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难度大、周期长,不仅增加了成本,也对药物研发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 

体内外药效评价存在瓶颈

在抗病毒药物研发阶段,如药物早期体内药效评价研究中,缺乏标准化的动物模型体系往往会成为研发核心难点,严重阻滞宠物药研发的进展;同时一些宠物病毒具有细胞嗜性,在细胞上难以扩增,无法获得临床分离株,导致评价体系使用的毒株与临床实际毒株差异大,从而使实验结果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。

 

新兴技术的应用与突破

 

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但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高通量筛选技术、结构生物学、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发展,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正在取得一些突破。

 

迪福润丝生物自有的CRO服务平台「DIFF+」,可为宠物抗体、小分子、多肽等药物研发提供高效、标准化的体外药效学评价服务。

图1.迪福润丝体外药物筛选检测工作流程

核心检测方法:细胞病变效应法与免疫斑点计数法

 

细胞病变效应法(CPE)

经典的病毒滴度测定方法,基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进行定量。

适用场景:对具有明显CPE的病毒进行滴度测定,尤其适合大规模早期药物筛选。

 

免疫斑点计数法(FFA)

在传统空斑实验基础上,结合免疫染色,通过病毒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,将感染灶可视化,能够直接计数感染性病毒颗粒。

适用场景:用于无CPE或低CPE病毒的滴度检测。

表1.两种抗病毒中和试验药物检测方法比较

 

服务案例:

图2.瑞德西韦对FIPV 79-1146毒株的抑制曲线

图3.GC376对FIPV 79-1146毒株的抑制曲线

迪福润丝生物通过自主分离临床样本的方式培养得到FHV(猫疱疹病毒)临床株,完善了自有生物资源库,为疫苗及药物的临床相关性评价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。检测用毒株包括FHV-1的两种临床毒株(H-05、H-07),检测案例如下(图4):

图4.FHV-1病毒感染后形成的细胞病变情况

 

公司平台积累了大量阳性质控品数据,并通过统计学分析,建立了完善的质控标准。检测结果与权威报道数据保持同一数量级,确保结果的可靠性。

 

迪福润丝生物「DIFF+」建立了完备的宠物体外药效学评价毒株库,毒株来源为来自国际菌种保藏中心的标准株以及自主分离的毒株

 

表2.迪福润丝生物宠物体外药效学评价毒株库

 

迪福润丝生物「DIFF+」平台通过自建临床相关病毒资源库、完善的检测方法体系和严格的质控标准,为宠物药物研发企业提供高效、可靠的体外药效学评价服务,助力抗病毒药物、疫苗及创新疗法的快速推进!

 

参考文献:

 

Wang, M., Cao, R., Zhang, L. et al. 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(2019-nCoV) in vitro. Cell Res. 30, 269–271 (2020).

 

刘光清.猫传染性腹膜炎及其疫苗研究进展[J].经济动物学报,2025,29(2):89-96.

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

地 址: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滨安路688号2幢C楼6层601室

联系人: 石经理

电 话: 0571-86076603

传 真: 0571-87387013

Email:op@diff-biotech.com

相关咨询
ADVERTISEMENT